【出海商标审查实务笔记】美国商标:姓名商标的审查意见答复策略

对布局美国市场的企业而言,商标是品牌权益的核心载体,而美国商标局(USPTO)发出的审查意见(Office A… 继续阅读【出海商标审查实务笔记】美国商标:姓名商标的审查意见答复策略


对布局美国市场的企业而言,商标是品牌权益的核心载体,而美国商标局(USPTO)发出的审查意见(Office Action),其答复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商标注册的成败。从商业角度看,若因答复不当导致申请驳回,企业前期投入的成本将白费,还可能被竞争对手抢占商标资源,错失市场机会;后续挽回权益的成本也会大幅增加。从法律层面,审查意见是USPTO 给予的修正机会,申请人需在 6 个月内(特殊情况可延期)答复,逾期则申请自动放弃。高质量答复能针对性解决显著性不足、商标近似等问题,提升通过概率;敷衍答复则可能被导致正式驳回。因此,重视审查意见答复,是企业保障美国品牌权益的关键前提。


对于该审查意见,审查员主要提出了两个需要澄清的问题,但值得注意的是,审查员在数据库中没有发现任何冲突的商标,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。

核心问题集中于商标“DR.WAND”中的“WAND”一词:

其一,审查员质疑“WAND”是否指代某个特定的人,并要求若确实指代,则必须提交该个人的书面同意书;

其二,要求申请人说明“WAND”是否与申请人或其公司成员是否存在关联。这两项要求属于程序性审查,而非绝对的驳回理由。其目的是为了排除商标注册可能带来的虚假暗示或欺骗性关联。

(从策略上看,若“WAND”并非真实人名或与申请人无关,则答复难度较低,只需提交两份正式声明即可克服。反之,若涉及他人姓名则需获取其授权,流程会相对复杂。整体而言,本案的审查意见焦点明确、理由清晰,为申请人提供了明确的答复路径,成功答复的可能性较高。)

这是申请人通过代理律师做出的答复,在关键信息补充上,答复明确声明商标中的名称不指向特定在世个人,同时说明“Wand” 并非姓氏,直接对应审查意见中关于姓名、姓氏关联的核查要求,彻底填补了此前的信息缺口。

对于同本案类似的情形,审查意见中提出的问题属于程序性澄清要求,而非对商标本身可注册性的实质性驳回,只要及时提供直接、符合格式要求的声明或提供相关材料,则成功注册的可能性很高。

常见问题

热门服务
专利侵权风险调查报告(FTO)

由于专利权具有地域性,当客户的新产品或新技术需要上市或者出口海外时,针对特定的新产品或新技术,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分析专利侵权风险,出具新产品风险预警报告。